我们以为没做的,其实做了很多,我们觉得没做到的,其实已经做到,我们在准备做的,实际上已经在做了。
演讲全文我已经整理出来了,想要的可以扫码来找我领取,但是有一点,必须听完我的闭门直播。
看完后,你一定会感慨,顶层设计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智慧,你的悲观很多时候毫无意义。
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忧虑,无非是因为在大家印象中,我们是无比依赖出口的国家。
一般来说,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65%以上,就是外循环为主,进出口贸易占GDP的比例40%以下的,那就是内循环为主体。
这几年,虽然有贸易战,虽然有疫情,虽然不断传闻外资撤退,但是我们的进出口额度实际不停地改进革新高的。
10年的时候,外资汽车品牌吊打国产车,现在我们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已经做到世界。
这两年,大多数人应该都看到了不少工厂搬迁到越南和东南亚的消息,很多媒体会把这渲染成为中国的制造业出口不行了。
2022年3万亿美元的出口里面,90%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装备密集的产品。
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只占3万亿的10%,这部分产业也就是大家看到的会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迁移的产业。
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是留不住的,因为他们的存活就是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我们也是非常乐于见到他们出国发展的,毕竟他们出去发展好了,也会带动上下游产业跟国内的交流。
大市场会降造业的科研开发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成本、采购成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市场开拓成本,后还能提升劳动生产力。
简单来说,就是产业上下游都集中在一块,很多研发啊,人才啊,工人啊都在一块,加工的过程也不需要运来运去,运输成本也低,研发成本也低。
2022年,奔驰有三分之一的产业线放在中国的,这样的市场,真的能轻易放弃的吗?
之前我也说过,如果我们的祖国想要被彻底取代,大概需要140亿人口的国家,从不开放转为开放,并且同时具备基建给力、人民勤劳、产业链全等特点。
从全球来看,暂时没有这样的挑战者出现,产业搬迁底层逻辑,归根结底还是经济规律。
根本还是成本问题和盈利问题,制造业会流动到成本更低的地方,这是没办法避免的。
想要在出口制造业上拉爆我们,在10年前或许有机会,但是到了今天,没那么容易了。
现在,舆论战、贸易战、金融战,各种战场都在我们想象不到的地方展开,在这种关键时刻,千万要警惕各种唱衰言论。
以上已经是我简化后的结果,如果你依旧是觉得云里雾里看不懂,或者还想知道更多的细节,还是扫码来我直播间吧。
大国布局很多时候,不是1句2句能说清楚的,而我们普通老百姓只看得到自己眼前,这是我们上下出现体温差的根本原因。
如何让自己不被复杂的信息干扰,关键还是要多了解、多学习。如果你还不懂,记得来我今晚的闭门直播间,我会详细跟大家把这些说清楚。
已经埋下很重要的一步棋,那就是设立大量自贸区,22个省已经有22个自贸区,几乎达到一省一自贸区的程度。
自贸区不再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专属,中西部地区也可以参与到世界贸易格局中来。
过去沿海靠着航运拿下了参与贸易的入场券,未来我们大家可以靠运河、铁路,通过一带一路的方式,让中西部地区也能彻底参与到分蛋糕的游戏中来。
近很多内陆省份在在搞运河建设,比如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等都在弄,为的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参与到贸易中来,只有参与,才有机会分到蛋糕。
现在的自贸区非常之多,22个省份有22个自贸区这些自贸区里,哪个有机会崛起呢?
以上这一些内容,我在我的闭门直播课里面有详细解读,都是我依照国家近期整体的布局、策略做出的分析。
你要知道的是,你的城市在这次大洗牌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未来是上升,还是下滑?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讲都至关重要,因为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在城市里面工作和生活。
关注的朋友,来我闭门直播吧,直播结束我也会给大家发放我看好的《13座回暖城市名单》,想看的记得扫码,提前做好预约。
我们普通人在这波风暴冲击下,有哪些是格外应该关注的呢?哪些城市是有机会迎来增长的呢?
过去自贸试验区大多放在沿海地区,但是现在,22个省份有22个自贸区,中西部也能参与到其中。
很多人不看好中西部地区的开放,但是想想德国,也不是绝对意义的沿海国家,但是谁会觉得他没西班牙开放呢?
过去我们的出口,以来料加工为主,附加值低,利润也低,依赖于廉价的运输成本。
把货物拖到上海广州,加工后就赶紧要出口,这样确实是没必要把产业链放在内陆,会增加巨大运输成本。
原材料、产业链都在本地,本地完成生产后,只需要1次运输到国外,并且现在出口的产业附加值也更高了。
中西部地区更加靠近中亚和西欧地区,铁路在运输高的附加价值的产品上,具有海运没有的时效性和稳定能力,也有一定的运输优势。
所以,我们能直接的观察到,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下,中西部核心城市崛起的速度很快。
核心还是制造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金融、科技这些虽然高端,但是,不是谁都有机会参与,也不需要那么多人参与。
前文我也对大家说了,我们现在要出清的制造业更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这些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很好过。
但是相反,以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装备密集型产业,在这波经济冲击下,反而会表现得比较扎实。
大摩已经传出小作文称,我国接下来的调控思路要彻底转向了,刺激将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
换句话说,接下来要从人的需求端,去刺激经济回暖,而非是过去不停的从企业端去刺激。
昨天,存量房贷利率又出消息称,9月底存量房贷降息应该会落地,力度在50BP左右。
存量房贷利率是真正能缓解大家负债刚性压力的政策,这恰恰就是需求端的刺激政策。
确实,面对不同的阵痛,就该有不同的刺激,老路都快走完了,是时候出新招了。
眼看着9月也快要结束了,5%的经济目标如何完成,美元加息在即,第二轮大国拼刺刀就要开始了!
我认为9月底出现政策转向的机会是非常大的,要知道每次都是走不下去的时候,才会出现强力的反转。
我也拿到一些内部的消息,比如某机构朋友告诉我,前段时间调研团队确实来过,存量房贷降息在他看来可能性非常大。
还有大摩的预测,之前防疫政策的变动也是大摩透露的,这次的传闻也是很值得重视的,那么这次会议记录还有哪些重点不容忽视?什么叫做需求侧刺激?会涉及到影响普通人的变动是哪些?
上述信号都非常有关注价值,但没官宣又太过敏感,关注的朋友还是来我闭门直播聊吧。
包括我前面说到,全球经济的变局下,可以把部分注意力放在中西部核心城市,以及制造业实力强劲的城市上。
一定要搞清楚,这影响到手里的房子是该继续持有,还是赶紧低位置换,或者还是快速割肉止损?
我今晚的直播会跟大家详细聊聊这一些细节,马上中秋假期也来了,不如好好学习,丰富下自己的认知,我近有更新我为期3天的闭门直播课,对当下的行情以及应对的策略有综合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