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经营业绩表现稳健 “双碳”指引下沙钢股份步入发展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4-05-27 来源:小九直播高清在线观看

  8月19日晚间,沙钢股份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据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实现盈利收入96.88亿元,营收同比增幅为4.36%。市场人士分析表示,上半年,受宏观因素及需求下滑影响,钢铁行业景气度下滑,公司营收逆势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体现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从长期发展来看,预计未来随着行业形势的逐渐好转,在“双碳”目标指引,以及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沙钢股份有望打开发展的全新路径,步入发展新阶段。 营收同比逆势增长展现潜力与韧性

  沙钢股份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优特钢的生产与销售为主营业务,目前其产品主要包含齿轮钢、弹簧钢、轴承钢、非调质钢、优碳钢等1000多个钢种牌号,下游可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用钢、机械工业用钢、能源用钢、工程机械用钢等领域。

  根据choice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规模分别为134.75亿元、144.27亿元和184.87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7.13%。而从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分析来看,尽管行业整体景气度下滑,但公司的管坯钢、海洋用钢、耐磨钢及钢坯等产品的营收规模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其中海洋用钢及钢坯的收入增幅尤为显著,这也带动了公司整体营收同比逆势增长,充分体现出沙钢股份所拥有的韧性和潜力。

  除稳健的经营业绩外,研发技术以及数字化建设成为了公司的重要亮点。据了解,一直以来,沙钢股份从始至终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并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告显示,目前,沙钢股份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创新平台,并与国内众多高校和科研研院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于近年中相继合作开发出“转炉无渣出钢”、“一种RH真空处理过程中的脱氢增氮操控方法”、“一种控制球状夹杂物冶炼超纯净钢的工艺方法”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多个新技术成果。

  与此同时,在生产装备方面,公司成立了及焦化、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轧钢、精整、探伤与深加工的两条长短流程相结合的生产线,并在近年中持续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快企业“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顺利通过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等荣誉称号。

  根据年初工信部下发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我国将力争钢铁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要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生产设备的数字化及工序的数控化趋势已十分明确。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面向未来,预计钢铁行业将从投资驱动增长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增长模式,一方面,随着研发经费稳步增长,行业技术水平将有望大幅度的提高,技术研发领先的企业将降本增效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技术受益;而另一方面,随着更多智能钢铁厂的建成投产,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对此,沙钢股份已做好完善布局和充分准备,研发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正成为沙钢股份未来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上半年,受疫情防控、俄乌冲突、全球通胀和美联储加息等诸多因素影响,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出现萎缩,市场行情报价出现下滑,这也对公司业绩造成了很多压力。而从中长期的发展的新趋势来看,随着供需格局变化,行业景气度或将迎来恢复。

  中信证券研报分析指出,从原料端来看,铁矿石受到钢厂减产的影响,或将持续向钢铁行业让利,预计三季度开始,钢铁行业利润将有所恢复。而随着需求的恢复和钢企限产的推进,钢铁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产业链内的优质企业将有望得到受益。

  从现有规模来看,当前沙钢股份拥有优特钢生产基地——淮钢公司,企业总体优特钢产能达到320万吨。而从产品端来看,公司生产的非调质热轧圆钢、船用锚链热轧圆钢、货叉扁钢等产品曾先后荣获“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热轧弹簧钢圆钢、油井管用热轧圆管坯、货叉扁钢等产品曾先后通过“冶金行业品质卓越产品”认定,在质量与口碑的加持下,其品牌影响力已获得了下游的充分认可。预计随未来行业景气度回升,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亦将被进一步打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双控”与“双碳”政策下,绿色转型正成为钢铁行业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并赋予了行业新的使命。而在此方面,沙钢股份走在了行业前列。近年来,沙钢股份已先后投入30多亿元实施了干熄焦技改等53个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并将“绿色发展”、“清洁生产”等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内容写入“十四五”规划。

  风疾知草劲,前程寻坦途。企业方面表示,面向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抓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加大二次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通过光伏发电、储能、汽轮机蒸汽拖动、烧结余热发电提效改造等,实现效率提升、节能减排及绿色发展。而随着该项布局的逐渐深入,绿色低碳化的转型亦将有望在未来为企业成长创造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