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智库思享】董煜:在新形势下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发布时间:2024-07-03 来源:小九直播的NBA赛程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怎么样应对面临的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个正确认识和把握”:

  3月1日,习在中央党校2022年春季学期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年轻干部提出殷切希望。习特别强调:“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新形势下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对于这一重要精神,要结合当前形势深入学习和体会,在经济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空前复杂,中国经济一路爬坡过坎前行,宏观经济治理中出现很多新的挑战。面对复杂局势,中央坚持以习经济思想为指导,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经济工作思路,有效应对了各种风险挑战,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央审时度势,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各领域新的顶层设计和工作要求。当前,发展环境进一步演变。中央判断,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与此同时,世纪疫情仍在蔓延,俄乌冲突骤起风云,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变化了的形势,迫切地需要全体干部提高认识,提升应对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当前在经济工作中,一些地区、一些干部不适应发展阶段的转变,不适应工作思路的调整,习惯用旧办法、老套路去应对新事物、新问题,囿于思维定式、固有模式,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发展路径依赖。一些干部不爱学习,对新知识知之甚少,凭老经验办事,对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不到位。有的过于依赖资源或原有的传统产业,面对资源枯竭、供需变动、价格变化等情况束手无策,找不到产业升级的路径。有的思想还没有彻底从过去的唯GDP论中转过来,主要精力过度集中到某个领域、某些项目上,忽视了本地区民生、环保、安全等工作的协同推进。有的转岗不转思维方法,沿用原辖区的思路指导新辖区工作,或用管人的办法去管经济。还有的没看到发展阶段切换后工作重心的变化,刻舟求剑抓工作,对创新发展、区域协调、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新要求无所适从。

  二是工作方式生硬。一些地方对经济规律不够尊重,对微观主体的正常经营干预过多,有的干部迷恋在企业面前摆架子、耍威风、出难题,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一些地方只顾保数据,不管保企业,中央要求做好纾困,却还在给企业加负担、添麻烦。有的地方简单认为“创新”就是发展高新产业,不顾本地基础条件和人才科技储备情况,盲目布局一些项目,导致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概念遍地开花,实际很多是缺乏技术上的含金量、只有名称噱头的重复建设项目。还有的地方因一时困难,怕在横向比较中落伍,急着做表面文章、玩数字游戏,干了一些透支未来的事情。特别是有的在开局之年不顾自身能力蛮干硬干,铺摊子、上项目不亦乐乎,放大了区域性金融财政风险。

  三是抬头。一些地方对待中央部署的工作,流于表面和形势,搞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横幅标语满天飞,实际效果却打折扣。有的热衷文字游戏,尤其是换届以后,没有深入调研,急不可耐换个响亮的新口号,实则换汤不换药,没有抓住本地发展的症结。有的搞运动式推进工作,一看部署什么样的事情就一窝蜂而上,急不可耐地出台各种超越发展阶段的方案,还互相攀比,生怕目标定得低了。有的基层干部开会喜欢讲大道理、分析国际环境,飘在天上洋洋自得,制定的文件都是大段八股的套话。还有的工作中谨慎过头,对待各项工作都是“套娃”式落实,没有一点创新。当前还要格外关注的是,很多地方搞“台账”式落实工作,文件出了一大堆,内容与上级文件基本重合,一开会就只学习传达不研究问题,把精力都用在应对检查督导上,却没有真抓实干出实绩。

  “穿新鞋走老路”问题的出现,表面看是行为上的偏差,实则是思想认识上的滞后和偏差。而从思想根源看,是理解和把握新发展理念不到位。一些干部学习理论的时间不少,但浮于表面和形式,不走心,一旦到了实际在做的工作中,就会另搞一套,或是按惯性思维办事,思想上行动上没有真正转到新的发展轨道上来。

  进入新发展阶段,习多次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部门层面,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省以下各级层面,在贯彻落实中都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这对于在当前复杂形势下把握经济工作基本方向,实现“十四五”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具有突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完整把握”,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科学把握五大理念内在的深刻联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主旨相通、目标一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丝丝相扣的,必须是有机的、融合的认识,而不能是割裂的、片面的解读。“准确理解”,就是要结合当前形势和要求,科学认识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阶段的深刻内涵。新发展理念提出以来,经过“十三五”发展实践的检验,已经充分证明是科学的、正确的理念,是适应当今中国发展需要的理念。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发生了变化,也要求指导发展的方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就要求更加自觉地学习和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在新要求,更好地把握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的基本方向。“全面落实”,就是要树立全面系统的思维,用统筹的办法推进新发展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在理论认识上是一个整体,在落实中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推进新发展理念的落实,必须统筹兼顾、协同发力,努力实现多目标的动态平衡,而不能单兵突进、顾此失彼。

  当前,理解把握新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要深入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五个正确认识和把握”的重要精神。进入新发展阶段后,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一段时间以来,围绕其中的一些具体政策,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误读。有的片面认识、只取一隅,如只看到整改的举措看不到激励的政策;有的盲目推测、放大问题,如将单个企业的问题放大到产业问题,将个别行业的问题放大到整个经济层面;有的渲染恐慌、危言耸听,如将正常的监管举措视为洪水猛兽,将正常的改革举措演绎为某种“变革”;还有的别有用心、春秋笔法,故意歪曲解读党的大政方针,故意歪曲解读党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等。对这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解读,各地各部门都要擦亮眼睛,及时应对。

  “五个正确认识和把握”,不仅是针对五个具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全党要从中学会怎么样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央精神,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论。3月16日的金融稳定委会议,就是在政策制定中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一次重要尝试。会议除了回应当前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外,突出强调了“五个坚持”,即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这“五个坚持”,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主基调,要紧紧扭住,排除各种干扰,聚精会神谋发展,真正把现代化的“新路”走好。建议把政策的宣传解读,放到与政策制定同等重要的位置,各级干部都要真正吃透中央精神,主动做好政策宣传和讲解工作。在经济工作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绝不能有半点含糊,绝不能把好经给念歪了。

  外面越是波谲云诡,越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谋划好2022年的经济发展,要克服当前的艰巨挑战,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稳增长最重要的是稳预期,稳预期最重要的是稳信心,稳信心最重要的是稳环境。如何通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维护好我们国家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是当前压倒一切的要务。

  要坚持稳字当头,但不能胶柱鼓瑟。稳增长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心所在,《政府工作报告》出台了一系列组合拳,“六稳”“六保”仍将是全年经济政策的中心环节。“稳”依托于“慎”,而“慎”不光要体现在政策本身的内容、力度和出台时机上,也要体现在对市场可能的影响作充分分析、提前消弭可能的负面影响上。要以负面清单的收缩应对增速的收缩问题,在各行各业都慎重出台带有限制或禁止性质的新举措。在稳住大盘的前提下,依然要保持“进”的勇气,各地都不能以“稳”的名义行走老路之实。不久前的中央深改委24次会议要求“两个加快”,即加快推进落实党的十九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任务,加快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改”要在促“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各地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也要有一些自选动作,不能在改革问题上畏畏缩缩。

  要重视逆周期调节,更要重视跨周期设计。经济工作中突发情况很多,尤其是外围波动大的情况下,输入性冲击随时有可能发生。政策工具箱要锚定市场秩序,避免局部风险传导到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但也不能疲于应付,更要注意做好短期与中长期的衔接,尽早准备预案。翻开2022年的工作重点,无不与落实“十四五”的目标任务有关,有些还要从更长的周期去看待。近年来之所以越来越强调“跨周期”,主要是因为输入性问题、结构性问题的叠加反应频繁显现,经济问题的波动性加大,必然要求政策既要及时响应,也要通过引导预期熨平波动。

  要防止分解谬误,更要防止合成谬误。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要求各级干部有久久为功的意识,但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现象尚不少见。近年来,系统观念在中央政策语境中的重要性一直上升。开局之年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突出反映了落实系统观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果对重大部署片面理解、机械执行、过度执行,不顾与其他领域的联动效应,只知道在本地区、本领域“单打一”甚至单兵突进,就会破坏政策的平衡,甚至有可能扭曲政策信号,这是很有危害性的。经济工作会强调“务虚”,就是要及时提升各级干部的认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工作的方法论上不出偏差。要加强经济政策的协同性,也要加强其他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同性,在不同层面上平衡好点和面的关系。

  要防止不作为,更要防止乱作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对当务之急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一些干部中存在的“懒政”“怠政”问题,必须加强整治,特别是对做表面文章应付的行为,要重点甄别和整改。同时,也要看到,简单化、乱作为的危害同样不能轻视。有的基层执法人员,热衷于开罚单、搞突击检查,使许多企业叫苦不迭。还有些不属于管理机构的单位,为了刷存在感,动辄搞什么“约谈”,或是发一些不负责任的文章,在市场上掀起波澜。建议今年开展一次营商环境专项巡视行动,对影响稳定大局的行为,要加强纪律约束、坚决制止,发现一起处置一起。中央层面可以抓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宣传,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安全感,这样才可以真正维护好发展环境。

  习在春季班的重要讲话,既是对年轻干部的勉励,也是对全体干部的希望;既是对作风能力的要求,也是对工作方向的指引。一年之计在于春,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迫切地需要全体干部从现在做起,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断锻造推动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