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碳中和承诺,加速了企业的行动。慢慢的变多的世界一流企业,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与影响力,已经实现或者制定碳中和目标。
苹果:到2030年整个制造供应链转型为100%使用可再生电力,全部产品碳足迹达成碳中和。
WalMart:自2007年起要求其全球数万家产品供应商建立碳披露与报告系统。2009年7月推出可持续产品指标制度(Sustainable Product Index )将透过15个问题调查其供货商来评估其可持续性,而其中就包含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减量目标等先关问题。
碳披露组织(CDP):邀集全球各大企业组成“供应链领导联盟,要求供应商披露碳咨询。
Dell:宣告2008年成为“碳中和”电脑的生产商与品牌商,并要求全球供应商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量披露。
碳盘查是以政府、企业等为单位计算其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可称作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企业进行碳盘查时,需要计算的温室气体最重要的包含《京都议定书》中要求的六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和六氟化硫。
碳核查对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碳排放管控单位提交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报告进行核查的第三方机构。也就是说,碳盘查是企业自主的行为,而碳核查是由第三方机构对公司进行的审查,对企业来说是被动的行为。
碳盘查所覆盖的企业范围更广,严格来说只要有温室气体排放,无论排放量多少,均可以纳入碳盘查的工作范围。
碳核查的对象仅包括纳入国家要求控排和碳交易的企业,即2013至2018年期间任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或综合能源消费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碳盘查因为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公司能够在任何时间委托咨询机构,对其某一时间段内的碳排放情况做核算,提出整改意见。
但碳核查是企业的被动行为,是由政府根据碳减排工作的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委派具有资质和公信力的第三方,完成指定时间段的碳核查工作,包括企业组织边界内碳排放源的识别、数据收集、核算、查漏补缺、澄清和报告等一系列核查工作。
也就是说主导对象不同,碳盘查重在自查,公司能够内部组织或聘请相关咨询机构对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盘查。
碳核查重在配合,是由具备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对企业某一时间段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查,第三方核查机构一定要活得主管机构备案与颁发的核查资质。
碳盘查的最大的目的是企业基于自身生产和发展的考虑,摸清自身的排放水平,进行相应整改,挖掘节能减排潜力,以达到国家政策要求,甚至在能力建设完备的情况下进行碳资产的运作。
碳核查是由专业的第三方协助完成控排企业的摸底核算工作,以帮助国家掌握碳排放的大数据情况,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撑,为实现国家碳减排目标打好基础。
碳盘查的主要标准规范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14064体系、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制定的温室气体议定书(GHGProtocol);
碳核查的标准规范是由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以及正在起草的国家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指南。
虽然有所区别,但碳盘查与碳核查还是紧密联系的,尤其是对纳入国家碳市场的重点排放企业而言,碳盘查与碳核查都是促进企业碳排放管理的有效途径。随着碳排放约束时代的来临,纳入企业应加强碳盘查,摸清家底,盘查过程中可以选取国家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作为标准规范,为配合碳核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